广佛文化专列车厢唤醒文化记忆

 

6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,广佛公司携手乐达传媒,从人文荟萃的广佛历史中请出部分典型的文化作品,打造此列“广佛文化专列”,以期借助有趣的方式抛砖引玉,放缓都市人的心灵脚步,唤起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。无论是过去、当下还是未来,文化都是广佛历史的永久记录者。

1.  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

石湾龙窑因建在山岗的斜坡上,状如龙形,颇具气势,故称“龙窑”。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,石湾的龙窑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,现尚存最古老的龙窑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间、灶口朝南的“南风古灶”。

明清时期石湾制陶业达到鼎盛,107座龙窑同时生产,有“石湾瓦甲天下”的美誉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

龙窑营造技艺无文字记录,仅靠师徒口传心授。

 

 

2.  狮舞

广东醒狮,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。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,五代十国之后,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,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。明代时,醒狮在广东出现。

广东醒狮自古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,每逢节庆,或有重大活动,必有醒狮助兴。

 

 

3.  广彩瓷烧制技艺

广彩瓷烧制技艺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
据刘子芬《竹园陶说》记载,清代中叶,海舶云集,商务聚盛,欧土重华瓷,我国商人投其所好,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,运至粤垣,加雇工匠,依照西洋画法,加以彩绘,于珠江之河南,开炉烘染,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。

 

 

4.  粤菜烹饪技艺

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,发源于岭南,主要分布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和广西讲粤语的地区,以广府菜为核心。粤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联系全球广东人的纽带。

粤菜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,其烹饪技艺取材鲜活,以浸、炒、煎、焖、炸、煲、炖、扣、烧、蒸、泡等见长。

5.  粤绣

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、番禺、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。

粤绣技艺注意结合材料形质,有真丝绒绣、金银线绣、线绣和珠绣四大类,其工艺自成一家,针法多变,针步均匀,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。

 

 

6.  咏春拳

咏春拳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晚期,至清同治年间,主要分布于佛山市南海、顺德、禅城、高明、三水五区,现已广泛传播。

咏春拳的特点在于贴身搏击,技击实战中注重以快打慢、以柔制刚、借力打力,十分注重审时度势,强调名动静,知有无,知进退,不轻易出手,讲究后发必先至,并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杠杆原理融于连消带打之中。

 

 

7.  广东剪纸

广东剪纸主要由佛山剪纸、潮阳剪纸、潮州剪纸构成。其中,佛山剪纸据说源自中原,至清代已逐步成行成市,并出现了行会组织。

佛山剪纸手法分为剪、刻两大类。剪,多为随意剪制,每次两三张,如礼品花、灯花、乞巧节的烛台花、香案花、饼花等;刻,每次可刻2030张,粗犷的图案可刻50100张不等,便于大量复制。

 

 

8.  石湾陶塑技艺

石湾位于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,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。其发展大致可分4个时期,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,明清时期为鼎盛期,民国时期为低谷期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。

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有趣的是,“石湾公仔”陶塑技艺将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,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味,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。